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第六七章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docx

  • 资源ID:23203       资源大小:346.1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第六七章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docx

单元检测(三)第六、七章(考试用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山东东营中考)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属于增大压强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A.B.C.D.答案D解析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正确;堵住茶壶盖的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正确;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错误;教室的门窗打开,“过堂风”经过时,门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门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门被关闭,故正确。2.(2019四川成都中考)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B.用吸管吸饮料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D.马德堡半球实验答案C解析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而水的沸点越低造成的,与大气压强有关,故A不合题意;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空气,使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流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是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形变,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3.(2019湖北仙桃中考)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产航空母舰001A型的排水量是7万吨,满载时所受海水的浮力为7108 NB.国产歼20战机是利用空气的浮力直接升空的C.国产99式主战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坦克对地面的压强D.当向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的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会逐渐浮出水面答案A解析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70 000103 kg10 N/kg=7108 N,故A正确;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飞机起飞时,是利用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产生飞机的升力,故B错误;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潜水艇悬浮于水中,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即F浮=G;由于水舱充水,潜水艇的重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潜水艇将下沉,故D错误。4.(2019湖北黄石中考)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用木棒的一端缠绕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密度计的重力等于水对其浮力B.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该液体密度越小C.读数时需用手扶住密度计D.木棒越细,测量误差越小答案C解析同一支自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知,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故A正确,根据F浮=液gV排知,在浮力不变时,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小,故B正确;读数时自制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且下部较重,能直立在水中,不需要用手扶住密度计,故C错误;根据F浮=液gV排=液gSh知,在浮力、液体密度不变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若木棒越细,刻度值分布越稀,测量误差越小,故D正确。5.如图所示,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21,底面积之比SASB=12,密度之比AB=12,关于地面受到压力和压强关系正确的是()A.FAFB=11,pApB=11B.FAFB=12,pApB=11C.FAFB=21,pApB=11D.FAFB=21,pApB=12答案B解析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密度之比AB=12,高度之比21,底面积之比SASB=12,则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p=gh,压强之比=11,对地面的压力之比=12。故ACD错误,B正确。6.(2019湖北咸宁中考)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B容器的液面高于A容器液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受的浮力分别是F1、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一定大于F2B.F1一定小于F2C.F1不可能大于F2D.F1不可能小于F2答案D解析由题知,两个圆柱形容器相同,底面积相同,液体深度h甲h乙,由V=Sh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已知m甲=m乙,两液体的密度关系甲乙;由于小球的密度未知,则若球甲,则小球在甲乙液体中处于下沉,处于浸没状态,排开甲乙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液gV排可知:F1F2;若甲球乙,则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下沉,则F1=G,F2G,则F1F2;若乙球,则小球在甲乙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则F1=G,F2=G,则F1=F2;由此分析可知:F1F2,F1不可能小于F2。7.(2019新疆中考)如图,盛有水的圆柱形小容器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中,大容器的底面积是小容器的4倍(大、小容器壁的厚度均不计)。现将体积相等的小球A、B投入小容器中,投入后,两容器内的水对各自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等。小球A的密度的最大值为()A.4103 kg/m3B.5103 kg/m3C.6103 kg/m3D.7103 kg/m3答案D解析AB两个小球投入小容器后,小容器仍然漂浮,小容器受到的浮力等于小容器和AB的重力之和,即排开水的质量的增加量等于AB两个球的总质量,即m排增=mA+mB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为V排增=大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h1=小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h2=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等,根据p=gh可知,h1=h2,即,化简可得8VA水=mA+mB,即=8水由于VA=VB,即=A+B=8水B球在水中的状态可能悬浮也可能下沉,即B水,所以水A7水=7103 kg/m3。故本题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8.尺寸为240 mm15 mm50 mm、质量为2.76 kg的普通实心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实心砖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 Pa。(g取10 N/kg) 答案2 300解析实心砖对水平地面上的压力F=G=mg=2.76 kg10 N/kg=27.6 N,实心砖的最大受力面积S=240 mm50 mm=1.2104 mm2=1.210-2 m2,则实心砖对地面的最小压强p=2 300 Pa。9.一个成年人的掌心的面积约为1.1 dm2,大气压强约为1.0105 Pa,则手掌掌心上所受大气压力约为 N。 答案1 100解析大气压对手掌掌心的压力F=pS=1.0105 Pa1.110-2 m2=1 100 N。10.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入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p乙(选填“”“”或“=”)。 答案解析由图知,A点的深度小于B点的深度,而pA=pB,由p=gh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而A、B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则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所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强大于乙产生的压强,即p甲p乙。11.(2019湖南湘潭中考改编)如图所示,高铁站的站台边沿标有黄色安全线,提示乘客在候车时要站在安全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高速列车通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压强(均选填“大”或“小”),会使乘客受到一个“推”向列车的力。 答案大小解析当高速列车通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大,造成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大,容易把人压向列车,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等候列车时站在安全线以内。12.如图所示,在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几下后把水倒出,然后立即把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快速涌进玻璃杯。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玻璃杯内空气受热膨胀后,部分空气从杯中被排出,倒扣后温度降低,杯内气体压强减小,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杯里。13.(2019甘肃武威中考)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首次下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不变变大解析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由于潜水器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根据公式p=gh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增大。14.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答案小于解析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浮甲G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浮乙=G由可得:F浮甲F浮乙。15.(2019四川凉山州中考)实践课上,小张同学用橡皮泥(橡皮泥水)制作了两条小船,使它们能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小船受到浮力F浮G船(G船表示小船受到的重力)(选填“”“”或“=”)。如图所示,若使用注射器向两条小船之间快速注水,小船将(选填“静止不动”“向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 答案=向中间靠拢解析已知两条小船能漂浮在水面上,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小船受到浮力F浮=G船;两条小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条小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条小船会在向内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16.(2019四川眉山中考)如图所示,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Pa。(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答案65 000解析容器内水深h为30 c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3 m=3 000 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3 000 Pa2010-4 m2=6 N;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容)g=(0.8 kg+0.2 kg)10 N/kg=10 N,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p=5 000 Pa。17.(2019四川德阳中考)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关系如图,则圆柱体M的底面积为(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答案2.410-3 m2解析当h=25 cm即圆柱体全浸入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 N,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全浸入时)F浮=G-F=7.2 N-1.2 N=6 N;圆柱体全浸入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圆柱体的体积V=V排=610-4 m3;圆柱体的底面积S=2.410-3 m2。三、实验探究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8分,共22分)18.(2019甘肃兰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透明有机盒内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1)实验时,他通过观察来比较砖块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用图中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分析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甲、乙(3)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解析(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大小相同,只改变压力大小,可选用甲、乙两次实验;(3)分析图甲丙实验,压力相同,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可得到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19.(2019福建中考改编)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物体没有浸没在水中,(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1)G-FG1-G2(2)能解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1-G2;(2)物体没有浸没在水中,按照上面的方法,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20.(2019广西贵港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 (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有关;分析图中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答案(1)4.8(2)2(3)排开液体的体积丙、丁解析(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F1=4.8 N;(2)由图丙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2.8 N,则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F1-F3=4.8 N-2.8 N=2 N;(3)由图乙、丙可知,乙、丙中的液体都是水,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图丙、丁符合题意。四、计算题(第21小题9分,第22小题10分,第23小题10分,共29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小明同学在上学时骑着自行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以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小明同学的质量为60 kg,自行车质量为10 kg,前后轮胎和地面总接触面积为210-3 m2。在小明骑行过程中,求:(g取10 N/kg)(1)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2)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答案(1)700 N(2)3.5105 Pa解析(1)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F=G总=(m人+m车)g=(60 kg+10 kg)10 N/kg=700 N;(2)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p=3.5105 Pa。22.如图所示,一个均匀的长方体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下表面处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请完成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均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1)求长方形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大小;(2)若长方体物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求长方体物块的密度物;(3)在(2)的条件下,若要使该长方体恰好能完全浸没液体中保持静止状态,求要在其上底面施加的压力F的大小。答案(1)pS(2)(3)gSh解析(1)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其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即长方形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F下=pS;(2)由于物块漂浮,所以G=F浮=pS;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可得,长方体的体积为V物=;故长方体的高度为H=;若长方体物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则物块浸入水中的高度h浸=H-h=-h;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h浸=-hS,由于长方体漂浮在液体中,则F浮=G,由F浮=gV排,G=pS可得:g-hS=pS;解得长方体物块的密度物=;(3)若要使该长方体恰好能完全浸没液体中保持静止状态,所施加的压力需要克服长方体露在外面部分所受的浮力,才能够把长方体完全压入水中,所以所施加的压力F=F浮露=gV露=gSh。2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 m。已知A的体积为1.010-3 m3,所受重力为8 N;B的体积为0.510-3 m3,水的密度=1.0103 kg/m3,g取10 N/kg,求:(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B所受重力大小;(3)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答案(1)1 200 Pa(2)7 N(3)2 N解析(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p=gh=1103 kg/m310 N/kg0.12 m=1 200 Pa;(2)A、B受到的总浮力F浮=gV排=g(VA+VB)=1103 kg/m310 N/kg(1.010-3 m3+0.510-3 m3)=15 N;因为A、B恰好悬浮,所以F浮=GA+GB,则B的重力GB=F浮-GA=15 N-8 N=7 N;(3)B受到的浮力F浮B=gV排B=gVB=1103 kg/m310 N/kg0.510-3 m3=5 N,细线对B的拉力F拉=GB-F浮B=7 N-5 N=2 N。14

注意事项

本文(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第六七章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实验中学朱老师)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