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3章第2节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doc

  • 资源ID:36997       资源大小:981.0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3章第2节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doc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并提高他们分析、归纳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难点:探究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不同的实验,现象分析三、教学过程一、投影几幅图片,由学生分析沙漠地区某一天的气温变化以及同一天同一纬度某一海 滨城市的气温变化。提出问题:同一天这两个地方的温差为何如此之大?激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出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二、活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2猜想与假设(只有两种可能):(1)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2)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无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提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可能与物质种类也有关系,实验时,为了验证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讨论)方法研究:控制变量法。具体做法:(1)如何选取物质:选取 相同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2)如何使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3)如何比较水和煤油哪个升温更快?(4)如何判断温度的变化?(5)在考虑了上述几个问题后,谈谈你的思路。(学生交流与讨论、发表见解)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你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把你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物质名称质量m/g初温t 0/末温t/温度变化量t/加热时间t/min吸热多少水80色拉油806分析论证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即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二)比热容(符号:c)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呢?引导学生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很明显:如果质量都取1kg,温度都升高1,比较起来最方便。进而引入比热容概念。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的单位:它由单位、温度、热量的单位复合而成,类比速度等物理量的单位组成,组合出比热容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训练)。3速查比赛:(1)比热表中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 ;它的比热容是: ,其物理意义是: 。1g水的比热容是: ;1kg水的比热容是: ;由此可见: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2)冰的比热容是 ;可见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不同。(三)生活物理社会1分析海陆风的成因2水稻育秧问题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3三峡蓄水后,对上游的气候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PPT上面的练习题5、 板书设计第2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 比热容的概念2.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现象六、课后反思物质的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本节课我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我这节课做的好的地方在于,特别重视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时,从沿海渔民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室取暖、机器冷却、稻田对稻苗保温等,并且让学生自己测量一天西安的气温变化并绘制成图, 充分让学生体会了解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注意事项

本文(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3章第2节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实验中学朱老师)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