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一课时 教案

  • 资源ID:4008       资源大小:50.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金币 【人民币0.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0.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一课时 教案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一课时n 教学内容教材95-97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n 教学提示在这节课的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即“经历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剖归纳概括总结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这一首尾相接的全过程。在经历与感受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n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 长6厘米,宽2厘米 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白萝卜。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师: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什么是1立方厘米?指名回答师:有了体积单位就可以知道物体的体积了,下面的图形都是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说说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说说为什么。课件演示: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并交流。师:通过观察,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提出问题预设:(1)可乐箱和啤酒箱谁的体积大?(2)桃汁的容积是多少?(3)啤酒箱的体积是多少?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常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体积单位的知识与新知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复习的前提下导入新知学习非常必要。然后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既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能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使学生有疑而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师: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就是求什么?(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2.借助学具探究问题。师:怎样才能知道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呢?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回答预设: (1)可以先把长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了,也就知道它的体积了。(2)也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师:同学们的方法还真不少,不知道能不能算出来,下面就结合老师给出的长方体,利用你手中的小工具和你准备的小正方体学具去探讨一下。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预设。(1)我们组是把用白萝卜对长方体进行了分割,共分割出36个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2)我们是用小正方体摆的,一共用了36个小正方体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体积(立方厘米)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36623师:观察表格,摆每个长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回答后,将表中“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下面写上“体积、长、宽、高”及相对应的单位。师:那么这里的6、 3、2表示的是什么?学生讨论。预设学生的回答6表示一行摆6个 ,2表示1排可以摆2行 ,3表示一层可以摆3层。师:那36呢?36表示一共是36个小正方体。 3.归纳结论.(1)猜想: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可以动笔算一算)小组内交流。汇报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验证结论:谈话:同学们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拼摆、填表、思考、观察、讨论并归纳出结论,大家非常聪明,但是,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通过讨论,得出用测量计算;拼摆数一数的方法来验证。)验证:根据上面的结论,要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宽、高)请小组内一个同学们任意摆两个长方体,量出你们组的2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个同学用上面的结论计算出它们的体积。2个同学数一数它的体积。将数据填在表中(4)和(5)。师:用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一样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3)总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概括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4)迁移:由于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应怎样表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5)自学课本: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V=abh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V=aaaaaa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公式一般可以写成V=a34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回归导入)用公式计算3个饮料箱的体积。5小结并质疑: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大家表现很好,谁还有不懂的问题?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三)巩固新知:1自主练习1、2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件)(1)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分析解答问题,全班交流完善想法。3估算一下这间教室的体积。你是根据什么估算的?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在进行巩固练习的同时,通过研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如:估估教室的体积,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四)达标反馈1.求长方体的占地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2.求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答案:1.占地面积:83=24(平方厘米)体积:835=120(立方厘米)2.长方体表面积:(41.54221.5)2=34(平方分米)体积:41.52=12(立方分米)正方体的表面积:666=216(平方厘米)体积:666=216(立方厘米)(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六)布置作业1. 40立方米( )立方分米 4立方分米5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0.85升( )毫升2100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判断。(1)一个长方体长3米、宽2米、高1.2米,体积是7.2立方米。()(2)棱长是0.3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0.9立方分米.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正好相等。 ()3选择:一个菜窖能容纳6立方米白菜,这个菜窖的( )是 6立方米A.体积B.容积C.表面积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12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是5厘米,高是3厘米,宽是( )厘米6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0.2平方米,高是8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7.求如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答案:1.40000 4.005 850 2100 2.1 2(1) (2) (3)3B 4. 1 5.2 6. 1607.表面积:(13556136)2=346(平方米)体积:1356=390(立方米)n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n 教学资料包教学精彩片段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实物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昨天的知识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吧?你准备了几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啊?都摆成什么形状了?体积是多少呢?根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立方厘米。图下板书:4立方厘米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学生操作。生: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就含有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5立方厘米。资料链接 皇冠的秘密有一天,国王派人来催阿基米德进宫汇报。他妻子看他太脏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量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叫:“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他进皇宫后,对国王说:“请允许我先做一个实验,才能把结果报告给你。”国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皇冠掺了银子!”国王看了实验,没有弄明白,让阿基米德给解释一下。阿基米德说:“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比较,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我把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所 以同样重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那么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的水量少。刚才的实验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小,这就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阿基米德有条理的讲述,使国王信服了。实验结果证明,那个工匠私吞了黄金。 阿基米德的这个实验,就是“静水力学”的胚胎。但他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继续深入研究浮体的问题。结果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维持浮体的浮力, 跟浮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一课时 教案)为本站会员(无无明)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