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褚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x

  • 资源ID:44450       资源大小:20.6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30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褚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x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仅限于感知诗意和背诵默写,并且大都是针对应试的学习,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诗歌。究其原因,一是古代诗歌内容距离学生生活遥远,二是学生鉴赏诗歌的知识和方法较少。目标分析:根据学情和本课学习任务,设置了三个学习目标:结合资料理解诗意是初级目标,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通过抓关键词把握人物形象,真正沉入文本。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通过补充作者生平资料、欣赏作者其他作品落到实处。通过示儿诉衷情书愤等诗的阅读,感受贯穿作者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诵读诗歌,结合资料理解诗意2 抓关键词,把握诗人形象3知人论世,感受贯穿作者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梁启超曾经评价他是“亘古男儿一放翁”。他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主张抗金。他的临终绝笔示儿。2补充作者资料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诗词有的写爱情,有的写田园,但最著名的是爱国主义作品。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展示目标一、结合资料,初读作品明诗意1读准字音和节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读懂诗意同学合作,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诗意: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陆游的梦与众不同!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 3补充背景资料靖康之耻:1126年,是陆游出生的第二年,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 (今开封),皇帝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国破家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诗人处境:由于主张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陆游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自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的老人,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二、问题引导,再读作品知诗人1问题一:哪些词、句写作者的客观处境?试分析。僵卧:年迈体弱,仰面躺倒,不能起来。孤村:远离朝堂,孤寂荒凉,虽有满腔的热血,只能泪洒荒村。夜阑:夜已将尽,却忧思难眠。风吹雨:寒风呼啸,雨打柴扉,自然与国家都是风雨飘摇。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陆游的悲剧。小结:读这两句,我看到陆游的 的陆游。2问题二:哪些词、句写作者主观心理?试分析。不自哀:僵卧孤村的现实令人感到可悲可叹,可是诗人却不为自己处境悲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心心念念想的是为国家戍守边疆。身在江阴,心系轮台,“戍轮台”才是陆游心底最深的牵挂。客观处境与主观心理形成鲜明对比。小结:读这两句,我看到一个 的陆游。3问题三:“戍轮台”的愿望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呢?入梦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里,他终于踏上金戈铁马的战场,实现自己戍守边疆、杀敌报国的愿望。梦境中沙场征战,这报国梦,陆游做了一生。三、知人论世,补充作品悟深情情到深处,此梦一生。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1阅读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花甲之年报国梦: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此时他已过花甲之年,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以塞上长城自比,道出了心中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而揽镜自照衰鬓已先斑,想起出师表,诸葛亮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自己空有爱国志,朝廷却不给他机会。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2阅读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做此诗时诗人已是古稀之年。古稀之年报国梦: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老泪滂沱如雨滚滚来。英雄无奈是闲置。他的心灵高高飞到了“天山”,身体却沉重地落在“沧洲”,“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背后,是理想的翅膀被无情折断后的痛苦呻吟。3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耄耋之年报国梦: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写于1210年,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四、课堂小结小结:知其人,懂其诗,其诗如歌;读其诗,知其人,其人如书。陆游之诗如黄钟大吕,铿锵激越;如英雄悲歌,催人泪下。陆游其人就如一本大书,一边是冰冷残酷的现实,一边是热血沸腾的理想,在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爱国。再读诗句,仿写句子。书声琅琅中,陆游穿越千年的风雨,向我们走来。, , 。陆游死了,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光照千秋,后世英雄辈出。最后,让我们再读这首诗,以此缅怀那些信念不倒的爱国英雄们!五、布置作业1积累示儿书愤病中书怀诉衷情等诗中的名句。2阅读陆游的其它诗词,感受诗人情怀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褚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公开课之家)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