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117页).docx

  • 资源ID:49085       资源大小:4.44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117页).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共117页)课题: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重点:难点:关键:能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学情分析1、 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视频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加解释,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物理。2、 围绕“探索”进行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有关实验、现象等,并小结出物理的学习方法。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教具乒乓球、漏斗、试管、薄纸、水、天宫十号“物理课”视频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约3分钟请一名语文比较好的同学来朗读课前的沙滩拾贝的短文,提出我们这是一节物理课,而不是语文课,为什么要朗读短文呢?在这里设置悬念引入学习。图2图1图3二、学导并举、约30分钟1、播放视频“太空物理课”【设计意图】:提出物理是一门有用,有趣的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分类上看,初中物理主要研究力,热,声,光,电这几个门类。板书: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几个实现来象大家展示物理的美丽。2、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1)试管判爬实验(图1)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2)伯努力方程(图2、3)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设计意图】: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3、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板书: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物理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来解释,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利用到了物理学。牛顿其人,介绍牛顿,让人知道他在物理学中的伟大成绩,以及对人类的贡献。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三、当堂训练无,因本节无具体考察内容四、总结提高,约5分钟怎样学好物理?(分小组讨论)(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尊称:近代科学之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五、作业无,因本节无具体考察内容课后反思:板书:科学之旅(序)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2、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3、怎样学好物理?(1)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注:注重观察与实验,勤于思考,注意理解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二、重点难点 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物理学的概念?(二)新课引入1、观察两只铅笔。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长短比较2、拿两杯水让大家观察。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多少比较3、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这是冷热比较4、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1测量的意义: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学生:不可靠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板书)1测量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测量单位: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长度的单位: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要测量长度,首先要给长度定一个标准量,而长期以来,民办各国沿用的长度单位不相同,如我国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米等。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 System of Units),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我国在1984年采用。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长度的单位除基本单位米之外,还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学生熟悉2、3分钟。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如:1千米=1000m 或1km=1000练习1: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练习2:7.8dm=______m=_______mm60m=______mm=_________m0.05km=______m=________cm练习3:(口答)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4、长度测量工具: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测量范围是多少?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请大家下去自己阅读。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板书设计】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测量需要单位3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一、教学目标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二、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和量杯三、课时:1课时四、教具:刻度尺、表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长度有哪些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二)新课引入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三)新课讲授1正确使用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让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10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看课本图1-19回答问题,学生回答2学生活动2:用刻度尺测长度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让学生用手上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123平均值长度l/cm宽度b/cm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3、学生活动3:用直方图处理数据辅导学生完成课本问题。4学生活动4:测一测你的脉搏参看课本13页活动4说明进行测量。四小结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板书设计】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正确使用刻度尺2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3实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三、教学策略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观察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问题1: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问题2: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甲 乙图1目测后回答。办法:用一根线作为标准,来比较上述物体的长度。领悟目测不可靠。事先选一个标准才可以比较。新课教学(20分钟)一、长度的单位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讨论交流: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归纳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例题: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52m52m100520cm强调: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发现:由于选取的标准不一,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地知道长比宽多多少。体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深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掌握单位换算的书写过程。二、长度的测量(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活动二、观察图2中的刻度尺,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图2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cm。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二)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活动三、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3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图3 甲图3 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图3 丙图3 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4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图4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5中木块长度为277cm。图5学生思考,体会。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归纳体会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具体活动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三、时间的测量提出问题: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交流总结:(1)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2)计时工具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分组实验:(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2)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以及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归纳总结:秒表的外形如图6所示,A为归零按钮,B为计时秒针控制按钮。使用时,你应该先进行调节,就是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再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要按动秒针控制按钮,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就可以读出时间值。图6学生思考回答:秒、分、时、年等;秒表、电子表、钟等。仔细观察秒表,获得秒表结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四、误差提出问题: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教师讲解: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交流讨论: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交流讨论,领悟到误差的存在。得出减小误差的举措。体会误差只能减小,但不可能消除。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知识反馈(5分钟)让学生完成本节随堂练习,检查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巡回辅导。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提高,深化所学知识。教学反思:首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些物体我们用一般的长度测量方法无法进行测量,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进而激发学生不断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主要是讲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以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的方法,同时利用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来进行长度的测量,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题:1.4尝试科学探究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进行物理问题的科学探究教材设计了一个科学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分析学生刚上初二,刚接触物理,不具有基础,尤其是入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方法的学习还刚开始,但兴趣浓厚,喜欢动手,好奇心强,适当利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核心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核心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2)过程与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抽象和假设检验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事实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与他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教学策略探究法、讲授法相结合教学用具铁架台 钩码 细线 停表 钟摆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 图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科学的核心是什么吗?-探究(学生),只有学会探究才能真正的走进物理世界,今天我们通过摆钟的探究来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播放钟摆结构介绍的视频。通过视频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一、探究钟摆的奥秘最近,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1、提出问题:师:对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生: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究竟调节了摆钟的什么?改变了摆钟走时的准确性?生:钟摆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生: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师:对于以上问题,根据你的经验你们的猜想是什么?(想想看,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是什么?)生:摆动的快慢(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呢?生:重的物体摆的快,轻的物体摆的慢生: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生:摆锤下面的螺母位置估计会影响摆的长度,看来,摆动的快慢跟摆的长短有关师:好,前面几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猜想,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如果没有,那么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设疑)其中是只有一位同学说对了,还是有若干同学正确?切忌从老师的表情上揣度答案,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a、如果你认为,摆锤的轻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轻的快,还是重的快b、如果你认为,摆动的角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摆角大的快,还是摆角小的快c、如果你认为,摆的长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生:(思考、交流、回答)师: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的解释3、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师:要探究摆的快慢,首先要能测出摆动一次的时间。老师制作了一个钟摆,请同学们测一下这个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钟摆很快就停下来 了)测不出时间。师:让同学们停下来,同学们测出摆动一次的时间了吗?生:没有师:测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生:提出单摆和铁架台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把摆杆换成细线(或其它方法)生:动手改进实验器材,从新进行测量师:(让同学们停下了)同学们测出摆动一次的时间了吗?生:没有师:测量中又出现了什么问题?生:测量中摆在转动,又测不准时间师: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生:把圆型摆锤换成钩码,可以减小空气对摆的阻碍作用,防止转动。动手测量师:测出摆动一次的时间是多少?你怎样测的?生: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1.1s测量摆动10 的时间可以减小误差师:同学们在测摆动一次时间是,不断的对摆进行的改进,忽略次要因素,抓住注意因素,使得我们更加容易测量,这种方法交简化法。师:可以测量摆动时间后,对于以上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来验证呢?生:讨论如何探究摆动快慢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如摆的质量)生:控制其中一个因素不变改变其他影响因素生:探究步骤如下: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师: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不可杜撰。学生实验,记录数据。5、分析与论证:师:实验数据只是一堆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好比建造房子,一堆砖块、黄沙、水泥等材料要经过设计、施工、装饰,才能变成宏伟的建筑下面请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你的实验结论生:摆球摆动的快慢(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重无关师:分析数据为什么有微小的差异。生:实验中存在误差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动的角度无关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板书: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摆角无关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6、评估:师:探究过程是否恰当?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等,都需要再进行充分的考虑生:如果我们再多做几次,总结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可靠生:我们测的摆动时间还真准确呢生:我认为结论是可靠的,刚才看见张师傅把螺母往下拧,估计起了增加摆长的作用,使摆动变慢,原来走快的钟就准了,张师傅的做法和我们实验的结论一致生:我认为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钟的快慢可能跟它所处的地点有关7、交流:生:二、科学探究的过程师祝贺学生成功完成了探究实验总结探究的环节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探究,让学生知道物理源于生活。动脑猜想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动脑解决问题学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事物发展的规律累积法的应用简化法的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学生要学会:尊重事实锻炼学生总结能力把结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重新分析张师傅拧螺母的作业课堂总结师:你今天有哪些收获?生:今天学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方法。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基础训练板书设计1.4尝试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过程二、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反思沪粤版教材单列一节,专门介绍科学探究,体现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本节课用单摆的实验全面展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教学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通过探究活动把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单摆简化的过程,在简化上做足了功夫,让学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探究能力,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增强自信,培养对物理学习的热爱!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明确探究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紧凑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语言还需要在精炼,问题的设计要更加合理。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2)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难点: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教学方法】观察法、 演示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音叉、小钢尺、水槽、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播放几段录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出课题感受各种声音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由各种声音,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新课教学教师演示各种现象:拨动钢尺发声、敲击音叉发声、将音叉放入水中等,并让学生感受。亲身感受各种发声的物体,并找出它们的特点本环节为这节课第一个重点内容,应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介绍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介绍回声的概念及应用活动一:课堂上叫以为学生站起来,再坐下问题:他为什么能听见我叫他活动二:课件展示古诗“小儿垂钓”问题:为什么“怕的鱼惊不应人”实验探究:在水槽中敲击石块,让学生听活动三:安排学生体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刚才一连串的活动活动四:引发学生思考:声音可以在这些物质中传播,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呢?课件展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视频(适时加以引导)教师介绍:让大家自学课本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教师介绍耳朵的结构、人耳怎样听见声音认真听讲学生匪夷所思思考讨论学生猜想将自己听得情况向大家反映将两张课桌紧贴在一起,一个同学敲击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耳朵贴着另一张桌子的一段听声音,感受一下,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学生无计可施(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真空)认真观察,仔细聆听,自己得出结论认真阅读,找出大屏幕上问题的答案了解耳朵的构造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生亲身感受,自己总结结果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小结】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的传播速度5、人怎样听到声音【巩固训练】一起回答投影上的问题【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式怎样交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科 课 时 计 划课 题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计划 课时一课时授课班级八(1)授课日期本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教学难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教学用具吉它、钢尺、口琴、示波器、音叉(256Hz、440Hz,)、话筒等实验用品板 书 设 计主 题 板 书辅 助 板 书1. 用波形比较频率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频率。2. “音调”的初步概念是学生通过“听”建立的,不是单纯靠语言描述就能理解的。“音调”的初步概念是学生通过“听”建立的,不是单纯靠语言描述就能理解的。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新课引入媒体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二泉映月(二胡)和锣鼓喧天的音频片断,让学生感受我们民族音乐之美妙。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引入课题:教 学 过 程 设 计二、新课教学(一)声音的高低音调1音调的初步概念通过前面的活动,引出“声音有高低之分”。用吉它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反复聆听,从而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播放宋祖英的歌曲好日子和刘欢的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品味音调的不同。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差别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设计实验:比较:让一个物体发出两次音调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观察:在听声音的同时,注意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进行实验: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2把回声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越高。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用示波器比较波形。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调节Y轴增益就会出现波形。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 (三)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有关。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四)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 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只振动5、6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课后作业什么是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教学心得1.音调及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2. 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我们怎样区分声音-音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节学生撑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而本节则对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区分。音调是形容声音的第一个特征,对理解下节知识响度、音色打下基础。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声音高低有初步体念,并从物理角度认识音调与声源振动快慢关系,结合生活实际探究影响弦乐器的音调几种因素。1、本节地位:声音的高低(音调)是声音三特征之一,并为三特征重点,本节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较好素材.2、本节特点:利用较为熟悉的声音,进行探究方法教育,让学生运用音乐独特功能体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同时,也受到优美乐曲陶冶。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要求,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音调和知道决定音调高低因素,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因素;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习惯,并通过探究

注意事项

本文(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117页).docx)为本站会员(实验中学朱老师)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