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_教案2(54制).docx

  • 资源ID:49971       资源大小:19.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30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_教案2(54制).docx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学内容】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三梯形的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5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学生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二、小组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提升。交流展示:(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进行点评、补充完善、修改错误并说明理由。教师随机点拨。)(一)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首先出示一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2动手测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3抽象概括。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1教师演示。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三)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平行四边形”。(1)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四、总结拓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课前探究:(一)用长方形和半透明纸片交叠在一起,形成的是平行四边形,说说它特征;(重叠的部分是什么图形?怎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二)操作:把长方形透明胶片盖在三角形上,看看重叠的部分是什么几边形?五边形今天我们不做研究。观察你所叠出来的四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发现:“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有一组对边不互相平行”(请同学上来指一指)把长方形半透明纸片略微转一下方向,再看看现在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吗?(三)请大家把你们刚才叠出来的图形先用笔描一下,然后再把它剪下来,最后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看你们剪的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讨论)(四)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那么你们怎么知道“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互相平行呢?”发现: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是原来长方形的一组对边,所以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另一组对边是原来三角形的两条边,他们是不平行的。(五)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六)揭示课题:梯形的认识(板书)。二、小组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提升。(一)认识什么是梯形。1探一探:梯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做梯形呢?刚才同学们提炼了很多梯形的特点,那么谁能把这些语言重新整理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齐读,板书: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些地方是特别重要的。2比一比: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比较,在对比转化中进而领悟其本质特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异同?3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梯形的影子?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举例)(二)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1你们知不知道梯形的四条边分别叫什么吗?2你们都看明白了吗?请一个学生上来对着黑板上的梯形来说说它四条边分别叫什么。(学生边说边板演)老师出示一个梯形让学生上来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腰。换个方向让学生再上来指一下。老师手里这个梯形谁再来指指。3你是怎么判断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的呢?强调: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4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拿出一个梯形让对方指出它的各条边的名称。(三)认识梯形的高,并在指定的梯形中画高。1梯形中除了我们已经学的上底、下底和腰以外,还有什么?2你们会不会画高呢?请一个学生上来给黑板上的梯形画一条高,其他同学看仔细,看他画的对不对。除了画这一条以外,还可以画吗?强调: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上,任意一点到对边所引的垂线;从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都可以作为梯形的高,所以高可以画无数条。3在你刚才剪的那个梯形上画上高。然后给同桌看一下,对不对。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谁知道识别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关键是什么?(四)动手实验认识特殊的梯形。1认识直角梯形并弄清楚其特征(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谁知道这叫什么梯形?为什么?2认识等腰梯形并知道其特征(两腰相等的梯形)谁又知道这是什么梯形?为什么?你怎么知道它们是相等的呢?(1)可以通过度量。(2)引导学生通过对折(沿上、下底的中点连线),同样可以发现梯形的两腰是相等的,进而要求学生观察折痕左右两部分图形完成重合,认识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折痕左右两部分图形能完成重合,说明等腰梯形又是什么图形?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四、达标测试。(一)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1任意梯形。2倒立梯形。3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二)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五、总结拓展。(一)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二)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6 / 6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_教案2(54制).docx)为本站会员(阳光男孩)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